编者案:为进一步弘扬教育家精神,大力营造校园尊师重教氛围,强化师资队伍建设,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,助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,党委宣传部于教师节前后推出“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——郑理优秀教师风采巡礼”专栏,集中展现我校优秀教师的精神风貌和育人风采,以此向辛勤耕耘在教育一线的园丁们致敬。
在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的运动场上,总有一个充满活力的身影:她用专业的体育技能点燃学生运动热情,用温暖的关怀守护学子身心健康,用坚韧的拼搏在赛场与讲台书写精彩,更以多岗尽责的担当,在校园宣传与党建工作中发光发热。她,就是该校优秀教师、巾帼标兵范杰老师。从教六年来,范老师始终秉持“以体育人、以育润心”的理念,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技能传授与精神培养,在竞赛赛场中突破自我、斩获佳绩,在多岗位上践行责任担当,先后荣获河南省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优秀成果奖、全国校园排舞大赛优秀教练员等多项荣誉,成为学生心中“会教、会爱、会拼、会扛”的全能引路人。
一、创新教学:以课堂之光,育体育精神
“体育不只是跑跳投,更是培养毅力、协作与自信的课堂”,这是范杰老师坚守的教学理念。面对高职学生运动基础参差不齐、兴趣差异大的特点,她打破传统体育教学“一刀切”模式,创新推出“兴趣导向+分层教学+场景模拟”的教学方法,让体育课堂从“被动参与”变为“主动热爱”。
为激发学生兴趣,她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设计教学内容: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“专业+舞蹈运用”融合课程,将幼儿体能与舞蹈结合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;为旅游专业学生设计体旅融合课堂,通过定向运动、中国舞龙等项目培养团队意识;为机电专业学生设计“力量训练闯关”活动,用闯关打卡的形式提升学生力量训练积极性。她还善用信息化手段,将运动技巧分解视频、赛事精彩片段融入课堂,让学生直观学习动作要领;课后通过线上打卡、运动数据分享等方式,引导学生养成规律运动习惯。
在技能传授的同时,范杰老师更注重体育精神的培育。每次课堂比赛后,她都会组织学生分享团队协作中的心得、面对失败时的感悟,引导学生理解“尊重规则、勇于拼搏、永不放弃”的体育精神。曾经有位学生因体能差害怕上体育课,范杰老师专门为他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,从基础慢跑开始逐步提升,还鼓励他加入班级球队,帮他找到团队归属感。一学期后,该生不仅体能显著提升,还在班级篮球赛中主动承担关键角色,自信地说:“范老师让我知道,体育里没有‘不行’,只有‘还没做到’。”
二、关爱学生:以身心为念,做学生的“健康伙伴”
“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技能,更要懂学生、爱学生,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。”范杰老师始终将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,用细致的观察与耐心的指导,成为学生信赖的“健康伙伴”。
她坚持“课前了解学情、课中关注状态、课后跟踪反馈” 的工作模式:每学期初,通过问卷调研了解学生的运动病史、健康状况与兴趣偏好;课堂上,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反应,及时调整训练强度,避免运动损伤;课后,针对体能较弱、有运动焦虑的学生,主动进行一对一沟通,提供个性化运动建议与心理疏导。
在指导学生参赛时,范杰老师更是“全方位护航”。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中国高等职业院校健美操锦标赛(线上云比赛)期间,她不仅每天陪学生打磨动作细节,还关注学生的饮食与休息,赛前为学生做心理疏导,缓解紧张情绪。最终,学生团队不仅展现出精湛的技艺,更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荣获“体育道德风尚运动员”称号,这份荣誉的背后,离不开范杰老师细致入微的关爱。
三、赛场拼搏:以坚韧破难关,用实力夺荣誉
无论是个人竞赛还是指导学生参赛,范杰老师都秉持全力以赴的态度,在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,用拼搏诠释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。
教学竞赛:从“突破”到“领跑”
在教学能力竞赛的赛道上,范杰老师不断挑战自我,实现阶梯式成长。2022年,她首次参加郑州理工职业学院教学能力大赛,面对其他学科教师的竞争,她结合体育学科特点,精心设计“运动技能+健康知识”的教学方案,打磨教案与演示视频,最终荣获三等奖;2024年,她总结经验,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体育课堂深度融合,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运动体验环节,凭借创新的理念与扎实的功底,斩获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;2025年,她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,以“幼儿操舞示范与运用”为主题,整合多年教学经验,最终摘得校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。
在省级竞赛中,范杰老师同样展现出强劲实力。2020年7月,她参与河南省第二十四届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,为制作参赛成果材料,她不断梳理教学数据、剪辑课堂视频,反复修改演示文稿,最终荣获三等奖;2024 年11月,她征战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大赛,针对体育课堂“互动性不足”的痛点,设计“线上线下融合、课内外联动”的创新教学模式,撰写数万字的教学材料,克服备赛期间的高强度压力,最终荣获省级二等奖。2025年,她实现从“参与者”到“领跑者”的蜕变,更主动牵头组建团队,冲击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。备赛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挑战。前期准备文字材料阶段,范杰老师每天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团队研讨,从教学主题确定到内容框架搭建,逐字逐句梳理思路,常常从傍晚讨论至深夜;为契合体专融合要求,她带领团队仅教学方案就修改了十几版,每天仅休息 4-5小时。
初赛通过后,晋级决赛的压力进一步加大。从教学语言的精准度到课堂互动的节奏感,从答辩问题的预设到应急反应的训练,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。决赛当天,范杰老师带领团队凭借清晰的教学逻辑、扎实的教学设计与从容的现场答辩,最终斩获省级二等奖,成功填补了学校在该赛事奖项上的空白,为学校赢得了荣誉。
运动赛事:从“指导”到“夺冠”
作为健美操项目的核心组织者与指导者,范杰老师不仅带领学生出彩,更牵头组建教职工队伍征战省级赛场,为校争光。2021年暑期,为备战省教育厅主办的阳光排舞锦标赛教职工组比赛,她主动放弃假期休息,全程在校统筹训练工作——考虑到教职工日常教学、行政工作繁忙,她特意将训练时间安排在中午与傍晚,避开工作时段;遇到部分教职工因动作记忆慢产生焦虑时,她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单独辅导,用“循序渐进、团队互助”的理念鼓励大家坚持。暑假训练期间从队形编排的调整优化,到音乐节奏的精准把控,再到服装道具的统一协调,每一个细节她都亲力亲为。最终,在她的带领与团队的共同拼搏下,学校教职工排舞队在河南省阳光排舞锦标赛中脱颖而出,斩获教职工组一等奖,为学校赢得了荣誉。
此外,她指导学生参赛同样成果丰硕。2021年7月,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首届校园排舞大课间网络展示赛时,从动作编排、音乐选择到视频录制,她全程把关,带领学生利用课后、周末反复排练,逐帧修改录制视频,最终因出色的指导能力被评为“优秀教练员”;2022年5月,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体操类比赛,针对学生动作不规范的问题,她手把手纠正细节,陪学生加练至深夜,最终帮助学生获得三等奖。
四、多岗尽责:以专业扛重任,用细致守阵地
除了体育教学与竞赛指导的核心工作,范杰老师还担任体育教学部网络管理员与直属党支部宣传委员职责,以“一岗多责”的担当,为校园宣传与党建工作注入活力。
教学部网络管理员:做校园故事的“记录者”与“把关人”
作为体育教学部网络管理员,范杰老师肩负着新闻稿件撰写、修改与审核发布的重任。无论是系部教学活动、赛事动态,还是学生成长故事、教师风采,她都以专业的文字功底细致记录。每一篇稿件发布前,她都会反复审核,确保内容真实准确;打磨语言风格,让文字既符合新闻规范,又贴近师生阅读习惯;把控发布节奏,重要赛事、紧急通知第一时间推送,保障信息时效性。遇到系部大型活动她常常在活动结束后连夜撰写稿件,确保当天完成编辑发布,让师生第一时间看到活动盛况。
党支部宣传委员:做党建声音的“传递者”与“践行者”
作为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宣传委员,范杰老师始终以 “讲好党建故事、传递党的声音”为己任,将党建宣传与体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。她定期梳理党的最新政策理论,结合支部实际整理成通俗易懂的学习材料,在支部会议、主题党日活动中带领党员学习;精心策划党建宣传内容,在支部宣传栏、教学部官网党建专栏发布“党员教师风采”“党建与教学融合案例”等内容,展现支部党员的担当与作为。
在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”“党史学习教育”等主题活动中,她主动承担宣传工作:组织党员录制“体育人谈初心”短视频,分享党员教师在教学、竞赛中的使命担当;撰写支部党建活动报道,详细记录主题党日、组织生活会的开展情况,让党建工作透明化、可视化。2022年7月,她因在党建宣传与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表现,被授予“优秀共产党员”荣誉称号,这份荣誉既是对她履职尽责的肯定,更激励着她在党建宣传路上持续深耕。
“看到学生因体育变得自信、健康,看到团队因拼搏赢得荣誉,看到多份工作能为校园、社会带来价值,就是我最大的幸福。”范杰老师说。多年来,她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探索,在赛场拼搏中突破自我,在多岗工作中尽责担当,在公益行动(社区体育指导)中传递爱心,用专业、热爱与坚守,诠释了“优秀体育教师”“巾帼标兵”的深刻内涵。在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校园里,她如同一束多面发光的灯,照亮学生的运动之路,也为高职教育事业注入了温暖而强劲的综合力量。
策划/党委宣传部
审核/季荣臣
编辑/朱昱函